七个中药偏方治疗心力衰竭
作者:民间偏方大全网发布时间:2017-04-03
心力衰竭在中医学中属于“心悸怔忡”、“水肿”、“喘证”、“痰饮”等范畴。
【偏方一:黄芪党参煎】
原料:黄芪10~15克,益母草10~12克,泽兰、制半夏、党参各10克,灸附片6~10克,北五加皮4~10克。
制法:用水煎服待温。
用法:分3次服用。
功效:益气活血,温阳利水。可缓解心力衰竭等症。
【偏方二:党参附子煎】
原料:党参24克,附子(先煎3小时、赤芍各15克,桂枝、炙甘草各9克,川芎、葶苈子各12克,红花6克,车前子30克(包煎)。
制法:将上方所有药材一同煎煮。
用法:每日1剂,分3次服用,7~10日为一疗程。
功效:温阳益气,活血利水。可用于缓解充血性心力衰竭。
【偏方三:茯苓粥】
原料:白茯苓粉15克,粳米100克。
制法:将粳米、茯苓粉放入锅内,加入适量的水,大火烧沸后,在转用小火炖至米烂成粥即可。
用法:每日两次,早、晚餐食用。
功效:适用于心力衰竭。
【偏方四:敷贴养心法】
用大戟、芫花、甘遂等研末,取少量敷于膻中穴,可用于心衰尿少浮肿者。
【偏方五:艾灸疗法】
用艾条灸心俞、百会、神阙、关元、人中、内关、足三里7个穴位20分钟左右,每天1次。如有喘憋,加穴肺俞、肾俞、膻中;如有水肿,加穴水道、三焦俞、阴陵泉。
【偏方六:熏吸疗法】
用桃仁、红花各10克,当归15克,川芎6克,用水煎服,去渣取汁(300毫升),兑入热水中,调温到40℃左右,洗浴时,用鼻子吸10分钟,以无不适感为度。
【偏方七:推拿疗法】
点按内关、神门、足三里,患者取坐式,用拇指抵住穴位,用力揉按,每个穴位1分钟。或按揉心俞、肝俞、肾俞,患者取坐式,用掌根揉动,每个穴位1分钟,每天1次。
【偏方一:黄芪党参煎】
原料:黄芪10~15克,益母草10~12克,泽兰、制半夏、党参各10克,灸附片6~10克,北五加皮4~10克。
制法:用水煎服待温。
用法:分3次服用。
功效:益气活血,温阳利水。可缓解心力衰竭等症。
【偏方二:党参附子煎】
原料:党参24克,附子(先煎3小时、赤芍各15克,桂枝、炙甘草各9克,川芎、葶苈子各12克,红花6克,车前子30克(包煎)。
制法:将上方所有药材一同煎煮。
用法:每日1剂,分3次服用,7~10日为一疗程。
功效:温阳益气,活血利水。可用于缓解充血性心力衰竭。
【偏方三:茯苓粥】
原料:白茯苓粉15克,粳米100克。
制法:将粳米、茯苓粉放入锅内,加入适量的水,大火烧沸后,在转用小火炖至米烂成粥即可。
用法:每日两次,早、晚餐食用。
功效:适用于心力衰竭。
【偏方四:敷贴养心法】
用大戟、芫花、甘遂等研末,取少量敷于膻中穴,可用于心衰尿少浮肿者。
【偏方五:艾灸疗法】
用艾条灸心俞、百会、神阙、关元、人中、内关、足三里7个穴位20分钟左右,每天1次。如有喘憋,加穴肺俞、肾俞、膻中;如有水肿,加穴水道、三焦俞、阴陵泉。
【偏方六:熏吸疗法】
用桃仁、红花各10克,当归15克,川芎6克,用水煎服,去渣取汁(300毫升),兑入热水中,调温到40℃左右,洗浴时,用鼻子吸10分钟,以无不适感为度。
【偏方七:推拿疗法】
点按内关、神门、足三里,患者取坐式,用拇指抵住穴位,用力揉按,每个穴位1分钟。或按揉心俞、肝俞、肾俞,患者取坐式,用掌根揉动,每个穴位1分钟,每天1次。